当前位置: 主页 > 法治焦点 > 热点新闻 >

内蒙古全区法院反规避执行成效明显

时间:2011-11-28 14:52来源:上海刑事辩护网 点击: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活动的主要情况。中央电视台内蒙古记者站、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法制日报内蒙古记者站、人民法院报内蒙古记者站、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台等15家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活动的主要情况。中央电视台内蒙古记者站、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法制日报内蒙古记者站、人民法院报内蒙古记者站、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台等15家驻区中央、自治区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全区法院共新收执行案件37720件,执结30420件,执结标的额32亿元,同比上升12.04%,执结率为80.65%,同比上升4.77个百分点,自动履行和执行和解案件占执结案件的75.43%,同比上升4.04个百分点。全区法院共对2176名“老赖”实施了强制措施,其中罚款218人,拘留1128人,公开曝光593人,限制高消费147人,限制出境34人,降低信用等级10人,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和扣押冻结财产罪进入司法程序的分别为30人和16人,全区法院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今年以来,内蒙古三级法院在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将剑锋直指“老赖”,重拳出击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大量心存侥幸的“老赖”们被打回“原形”,在法律强制力的约束下,履行了本应承担的执行义务。活动中,各级法院进一步强化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手段,普遍建立完善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财产悬赏举报制度、财产查询制度,积极落实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和立审执统一协调机制,加大力度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通过适用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和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降低信用等级或取消行业准入资格等信用惩戒措施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全面挤压规避者的活动空间,严厉打击了“老赖”们规避执行的嚣张气焰。

  在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高院还向媒体公布了通过转移、隐匿、恶意处分名下财产、假离婚、假破产、假诉讼等手段规避执行的10起典型案例和处理结果。各媒体记者还围绕新闻发布会主题,进行了现场提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