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治焦点 > 热点新闻 >

最高法:加强应用法学研究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时间:2011-12-20 11:40来源:上海刑事辩护网 点击:
法律体系形成与应用法学研究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座谈会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致信表示祝贺,对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成立2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他指出,中
  

 
  “法律体系形成与应用法学研究”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座谈会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致信表示祝贺,对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成立2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他指出,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切实加强应用法学研究和审判理论研究,推进理论研究队伍和平台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理论研究,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科学发展,为繁荣法学理论研究、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王胜俊院长的贺信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推动应用法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主持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苏泽林出席会议。

  沈德咏指出,自1991年以来,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走过了20个不平凡的春秋。20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的同志们奋发进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在深入开展审判理论和应用法学研究的同时,受院党组委托加强人民法院理论研究工作的统筹管理,并依托审判理论研究会及13个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应用法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在理论创新、服务决策、指导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德咏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确保应用法学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先进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紧紧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入开展研究和实践,确保应用法学研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

  沈德咏要求,要紧紧围绕人民法院中心工作,确保应用法学研究服务决策、指导实践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用法学研究必须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紧紧围绕人民法院中心工作多解应用题、多做应用文,努力在指导实践上下大力气。要着眼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结合,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论证分析,形成科学、合理、务实、可行的研究成果,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人民法院科学决策服务,当好人民法院的思想库、智囊团。

  沈德咏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确保形成人民法院理论研究整体合力。最高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专门成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法研所,由法研所统筹协调人民法院理论研究工作。法研所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积极做好人民法院理论研究的统筹、协调和规划,充分发挥上传下达、内联外合作用,全面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形成人民法院理论研究工作的整体合力。

  沈德咏要求,要推进研究平台建设,确保形成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历经20年的发展,法研所已逐步发展成为人民法院理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本身就是研究平台,而且还承担着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相关工作。下一步,既要管理好、建设好这些平台,又要用好、用活这些平台,真正发挥作用,早日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应用法学研究不是法院一家之事,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法律职业人共同的事业。法研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努力调动全国法院30万余名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共同推动人民法院理论创新。

  此次会议上,沈德咏开通了“中国应用法学网”;法研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前,还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以及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共120余人参加座谈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