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道交损害赔偿司解有望出台
1月4日7点30分,记者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李明义办公室时,他刚刚获知自己所在的合议庭被评为2011年全院办案先进合议庭。 “这一荣誉是对我们去年工作的肯定,也将激励我们2012年更加努力践行司法为民。”李明义说,他所在的合议庭并不是全院办案最多的,但办案质量好,调解结案率也很高。 李明义所在合议庭办理的案件与民生,特别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很大关系。如建筑工程类案件,就会牵涉到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对这类案件,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结案,让承包商尽快地拿到工程款,农民工也就能顺利地拿到工资。”李明义说。 记者获悉,民一庭承办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今年有望出台。 9点整,记者来到最高法第二办公区。敲开执行局综合处办公室的门时,综合处副处长潘勇锋正埋头在一堆调研材料中。新年上班第一天,她一如既往地忙。 “从今天开始,最高法将陆续抽查各地反规避执行活动开展情况。”潘勇锋透露,到今年2月,为期一年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将收官。 据介绍,这是最高法为破解“执行难”推出的一项有力举措,以严厉打击各种规避执行行为为重点,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潘勇锋拿起手头的调研报告说:“2012年,要做的事情很多。”负责起草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有关问题的司法解释,将是她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明确了4个“统一”,即统一管理机构、职责、委托方式、场所,实现审判执行与委托拍卖分离。 记者了解到,继限制高消费、委托拍卖等有关规定出台后,财产调查以及民事执行中当事人追加和变更两个新的司法解释正在酝酿中。 执行工作正渐渐规范,立法空白也在渐渐填补。新的一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执行篇的变动、强制执行立法问题等,是潘勇锋的所思所虑。 “强制执行法草稿目前已经是第七稿了,期盼着它能列入我国立法规划,这必将是执行工作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潘勇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