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治焦点 > 热点新闻 >

浙江法院司法建议点亮“法治浙江”

时间:2012-07-04 12:41来源:上海刑事辩护网 点击:
司法建议点亮法治浙江 浙江法院司法建议重质量求实效 日前,浙江省政府法制办报请政府修订管理制度,规范全省各地城市房地产和乡(镇)、村企业厂房的抵押登记机构,确定一个机构办理相关抵押登记,并及时将抵押情况告知不动产原登记机构,以确保不动产交易
  

司法建议点亮“法治浙江”

——浙江法院司法建议重质量求实效

  日前,浙江省政府法制办报请政府修订管理制度,规范全省各地城市房地产和乡(镇)、村企业厂房的抵押登记机构,确定一个机构办理相关抵押登记,并及时将抵押情况告知不动产原登记机构,以确保不动产交易安全。

  这缘起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份司法建议。该院在审判执行中发现全省不动产抵押登记机构不够统一规范,给市场主体抵押融资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为此向省法制办发送了司法建议。

  落地有声的司法建议在浙江年年有增,高质量的司法建议不断涌现。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把准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共发送司法建议2347份,年均增幅21%;得到及时反馈的有1363份,反馈落实率逐年提高;今年有4件成功入选“第一届全国法院优秀司法建议”,其中1件被评为“全国法院十大司法建议”。浙江法院以司法建议内容精准度、范围宽广度、管理强力度,多维度提升司法建议实效,助推“法治浙江”。

准度:经济社会生活的“啄木鸟”

  诉讼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在审判执行中,往往对社会深层次隐患发现得早,问题看得深,漏洞看得清,症结把得准。“一个好法官,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缺陷、管理漏洞,决不会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浙江高院院长齐奇说,要善于运用司法建议,使司法规范、引导、服务、监督、促进的作用,得以从个案向社会层面辐射扩张,促进形成普遍遵法、守法的法治社会。

  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是浙江法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开展司法建议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早在2008年4月,浙江高院从当年一季度金融纠纷案件骤然大幅上升、民间借贷问题凸现等情况中,敏锐觉察到经济下滑危机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迅速向省委作出《关于运用审判职能,切实贯彻省委“防止我省经济下滑”指示精神的专题报告》,在全国法院中最早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提出司法对策,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为化解民间借贷风险,规范和稳定民间金融秩序,去年9月温州中院提出“慎重立案、集中处置;控制财产,防范风险;帮扶企业,放水养鱼;加强宣传,稳定人心”的四点建议,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与采纳。

  基层法院则善于从个案中发现漏洞,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和预警。婺城法院在审理KTV侵权案件中发现,经营者使用音乐电视作品时,普遍缺乏版权意识,经营存在严重法律风险,遂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金华市文广局随即召开专题会议设立专职机构,并将建议内容上报,引起省文化厅、省版权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在全省范围就KTV版权作品的收费标准形成统一意见。

  司法建议不在大小,重在实效。只有内容准,被建议单位才会“接茬儿”。浙江三级法院层级不同,工作各有侧重。基层法院深入涉案关联的当地问题,多发个案、类案建议,提出具体问题和改进意见;中、高级法院视野更宽,多发类案建议、综合建议,提出更具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和对策。

广度:司法建议辐射360度

  平湖市乍浦镇300多户村民,不服2003年对其承包地的征用,多次集体上访并提起诉讼,虽因起诉已超过期限依法应不予受理,但浙江高院在二审立案审查阶段依托司法建议,成功搭建被征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调解对话平台,稳妥应对这一重大群体性行政争议案件,并推动当地制定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补助实施办法。

  在审理涉及宾馆销售假冒国际名牌商品案件中,杭州中院发现类似情况在宾馆酒店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商标权利人大面积提起诉讼,势必影响杭州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遂向市旅游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对宾馆酒店的整治,严厉查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司法建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积极响应,责成相关管理部门及时检查、严肃查处。

  兰溪法院针对纺织企业法律意识缺乏,案件多发,败诉率高,影响行业转型升级的情况,建议市纺织行业协会统筹协调,加强企业的管理指导。该行业协会积极部署落实建议内容,同类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24%。

  余杭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地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充分肯定。该体系建立以来,全区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下降,犯罪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2%以下。

  ……

  浙江法院对发现的涉及社会管理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司法建议,发挥司法建议预警防范功能。从立案审查到审判执行,从行政争议到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发送司法建议的参与积极性蔚然成风;从党委、政府,到企事业单位,到行业主管部门,到具体行业,司法建议的对象涵盖了方方面面;从交通管理、食品安全、金融保险到拆迁、房地产监管、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等,建议内容不断深化;从个案司法建议,到类案司法建议,再到综合性司法建议,以及情况反映、专题报告、白皮书等,司法建议越来越凸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力度:司法建议发力“界”内外

  有实效的司法建议,才是其生命力源泉之所在。浙江法院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专门制定《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司法建议的适用范围、工作程序、文书制作、落实反馈、工作管理等方面作出更加明确细化的规定,并建立覆盖全省法院的网上司法建议信息库,成为记录、查询、统计、考核司法建议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司法建议工作有效交流、科学管理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浙江法院对于司法建议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在创新司法建议方式方法上,全省法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平阳法院针对过去司法建议多以“文来文往”的形式发送、反馈,导致有的被建议单位重视不够,反馈较慢较少,缺乏相应整改措施等问题,建立了庭前组织旁听、庭中法官点题、庭后推动落实、年终类案建议的“全程互动式”司法建议发送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该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4份,反馈12份,反馈率达85.7%,同比上升了60.7个百分点,平均反馈时间为16天。

  在建议形式上,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更加多样、灵活和人性化的做法。景宁、青田等法院为乡镇街道分类制作当地比较突出的涉案问题剖析的年报,提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临安法院发布的《服务企业发展法律风险提示“39问”》、《强化法治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实施细则30条》,象山法院编写的《房地产开发典型法律问题解释手册》,鄞州法院汇集了《劳动争议三十例》,受到了当地中小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和喜爱。

  在协作机制上,上城法院引入行业协会参与发送建议的做法,使原来法院与企业之间的“单向发送”,变为法院、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三方多向互动。该类建议采纳率达80%以上,且企业评价良好。

  法院适时发力,“界”外有弹力,司法建议赢得尊重。行政机关是司法建议的“大户”,占总数41%。针对以往建议偏重一案一议、一事一议,层次不高、内容重复的问题,浙江法院建立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2008年起连续五年,浙江高院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向省政府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通报全省行政诉讼的基本情况,分析行政机关败诉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作出批示,要求落实整改,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相关地市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以专项检查、专题会议和评比考核等多种形式,认真落实改进措施,温州、衢州等地方政府还出台了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等制度。

  温州市政府将“认真研究落实司法建议”明确列入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并要求相关部门确保60日内对司法建议作出处理,反馈率必须达到100%,对不落实建议和反馈率不达100%的,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直接扣分。2008年以来,温州全市法院共发送司法建议376件,反馈率从2008年的33.3%上升至2011年的62.6%。

  去年,温州市纪委首次适用行政案件败诉责任追究制度对一起怠于履行行政处罚职能的规划局“动刀”,4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分别被追责。

 
 

------分隔线----------------------------